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备安装后的注意事项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备安装后的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次数:105次
  一体化预制泵站设备安装后,为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注意以下多个方面:
 
  日常运行与维护
 
  1.定期检查设备:每年要对水泵、格栅、阀门、控制柜等主要设备和泵站整体外观进行检查。查看设备是否有损坏、磨损、腐蚀等情况,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例如检查水泵的叶轮是否有磨损,影响抽水效率;查看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是否有松动、老化等问题。
 
  清理与保养:
 
  1.格栅清理:若泵站配套提篮格栅,需根据进水水质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提升和清理,防止格栅堵塞,影响污水进入泵站。
 
  2.设备保养: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定期更换润滑油,保证设备运转部件的良好润滑,减少磨损;对于粉碎格栅刀片,也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的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3.电气系统维护: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定期检查相间电阻平衡性、绝缘电阻值,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例如,使用专业的电气检测工具,对电机等设备的电阻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电气故障隐患。
 
  4.备品备件更换: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备品备件的更换,如一些易损件,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减少维修时间,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
 

 


 
  运行参数调整与监测
 
  1.水位与压力监测:密切关注泵站内的水位变化,确保水泵在合适的水位条件下运行。同时,监测泵站进出口的压力,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压力波动,若有异常,及时排查原因,可能是管道堵塞、水泵故障等问题导致。
 
  2.流量监测:定期监测泵站的污水流量,了解泵站的工作负荷情况。如果流量出现明显异常,如突然增大或减小,要分析原因,可能是上游污水排放变化,或者泵站内部设备出现问题。
 
  安全防护
 
  1.设置警示标识:在泵站外部要架设适当护栏、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牌,警告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泵站区域,以免发生人生伤害事故。泵站的上盖需要上锁,防止别人打开进入破坏。
 
  2.电气操作安全:在日常的维护操作过程中如需要涉电气的操作,则需要由持有电气操作资格证的人员方可进行操作,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3.下井(池)作业安全:
 
  --人员要求:进入井筒作业的人员,必须为已接受过规程的安全教育的人员。作业人员下井(池)作业时,井上必须有至少两人全程监护,监护人员严禁擅离职守。
 
  --作业前准备:为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下井人员必须配备合格的气体监测仪器和合格的防毒面具、手套、安全绳、安全帽、安全锁等;作业区域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所有打开井口旁均应设置围栏。夜间抢修时,应使用涂有荧光漆的警示标志,并在井口周围悬挂红色警示灯,以提醒来往车辆绕道和防止行人坠入。作业完毕后应立即盖好全部井盖并锁好;作业前应提前2小时打开井筒的盖,用排风扇、轴流风机强排风1小时以上。操作人员下井后井口必须连续排风,直至操作人员上井。
 
  --作业期间注意事项:作业期间每半小时须用硫化氢测试仪检测井内的空气是否正常,有异常时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在进入不同深度或区域作业前,必须按照上述要求用气体监测仪对要进入区域进行检测并合格后方可进入;在作业期间如需接触设备的传动旋转部分或带电部分,则必须要断开设备的全部电源,并在控制柜开关上挂上停电警示牌,严禁在井下进行带电操作;在井下作业时严禁烟火,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作业。如需动用明火作业(如电焊等),必须使用通风设备,同时配备消防器材,并得到主管单位的批准方可下井(池)作业。